汉风1276_357章 中国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7章 中国之 (第2/3页)

的故弄玄虚,李天完,这化名好笑,“天完”就是“大元”两个字各盖了一头,要压倒大元的意思,取个化名都这么神神叨叨的,其作风不问可知。

    两人回到府中,分别把今天的所见所感,大元朝廷的重要官员的立场、性格、相互关系,写到了秘密报告上。

    赵孟頫磨好了墨汁,提起湖州狼毫,略为沉思,在上好的宣纸上写道:“留梦炎老谋深算,为人四平八稳,工于心计……赵复腐儒,皓首穷经鼠目寸光之辈……叶李为人机诈,失之大气……”

    李鹤轩则摸出钢笔,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羊皮面本子,刷刷刷写道:“郭守敬不通世事,只知天文地理,其学博大精深,其人则甚为幼稚,若以新儒学华夷之辨、民族之论感化,不难为我大汉所用也……敌都之中,南北汉臣、色目、蒙古各系之间互相倾轧,如今以蒙古参知政事呼图帖木儿最为得势,我大汉可于中取事,上下其手……”

    三天后,中书参政卢世荣以回请为名,邀请赵孟頫宴会,并且特别指出,李天完李公子寓居尊府,算得半个主人,当请赵郡公携来同会为幸。

    两天前,卢世荣就宴请了留梦炎、叶李、赵复一班人,得到了他希望的结果,这次邀请赵孟頫,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耳,所以赵孟頫就以青楼夜饮、宿醉未醒为由推脱,李鹤轩一人前往。

    仅仅一个时辰,大汉情报司司长就笑盈盈的回到了赵府,卢世荣得到了想要的,他也得到了想要的。

    汉、色目两系臣子联合,保住阿参政执掌财权的地位,至少有六七成把握,就算将来呼图帖木儿登上左相之位,有色目人执掌财权,有汉臣在地方和中书互为表里,也能和他好好周旋一番。

    解决了官位问题,就是阿合马、卢世荣最关心的敛财问题了。最近,得益于肆无忌惮的,毫无准备金的无限制通胀政策,大元中统钞华丽变身,终于成了纯粹的擦屁股纸,不管中书省怎么下命令,最终落实到民间,只能是用武力,从老百姓手里抢劫物资。

    在这一点上,卢世荣非常羡慕南边的大汉,为什么他们的钞票,就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甚至流通到大都城中而没有任何阻碍呢?是不是因为他们实行了准备金制度,设置了金山银海,任凭老百姓兑换金银?

    可大元朝要实行这个制度,怕是要等到下辈子,下下辈子去了,中统钞的发行数量,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很多时候官府都是以贬值的价格,才能用它从商人手中换取物资,要是按原来面值自由兑换,只除非大元朝遍地是黄金,才能凑够天文数字般的准备金!

    幸好,大元朝烂到底的财政制度,实在推行不下去了,它还有最后一招:明抢。这次调集赈济辽东的物资,就是从中书省辖地的老百姓手里,硬生生抢来的。

    但卢世荣非常明白,穷苦百姓手里面,根本就抢不到什么东西了,可那些富得流油的世家大族,比如张弘范张家,史氏两万户史家,忽必烈汗呼为董大兄董文炳董家,总管东西两川行军元帅府巩川汪良臣汪家,你能去抢吗?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把中书省砸成废墟,就算不敢杀阿大人,也要把自己的脑袋割下来当球踢!

    要富国,要肥己,光靠抢劫那是绝对不行的——何况现在也抢不下去了,做生意才是王道!

    卢世荣在杭州派的有代理人,根据那边发回的报告,他知道大汉出产的呢绒、玻璃、铁器、海盐,都是利润丰厚,足以发家致富的好货物,听说那不要脸的范文虎,就在暗中和大汉做生意,用江南的丝绸茶叶,换大汉的布匹呢绒和玻璃,再卖到湖广行省和河南江北行省的内地,赚得盆满钵满。

    哼,许你发财,不许我们发财?卢世荣一咬牙,决定和李天完联手,做南货生意。用两天时间,他把这李天完的底细摸了个一清二楚,世居福州,和范文虎麾下大将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