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7章 中国之 (第1/3页)
“赵大人留步,请留步!”酒过三巡菜上五味,宾主尽欢之后,留梦炎、叶李、赵复,笑呵呵的带着后辈门人离开了,他们非常满意,因为这次拜访,不仅得到了赵孟頫将长留都中,成为名义上的汉臣领袖,替大家塞住天下人攸攸之口的好消息,更和北方金国故地汉臣在学术上的代表,封龙山当代第一人郭守敬拉上了关系,将来南北两系汉臣合而为一,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最后,阿合马阿参政,执掌帝国财政大权的实力人物,在蒙古大臣的攻势下,低下了头颅向汉臣求援。 将来朝堂之上,只怕将会有一番龙争虎斗,呼图帖木儿,你不要高兴得太早! “赵大人、李公子,下官先行一步。李公子,下官在敝宅扫榻以待,恭候贤弟光降!”卢世荣拱拱手,渐行渐远。他也非常高兴,此次向汉臣示好,很有可能为色目系臣子和汉人臣子的暂时联合揭开序幕,有两系大臣力保,阿大人主管帝国财政的参知政事宝座,应该能保住吧?蒙元弓马厉害,但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蒙古人还得依靠色目人和汉人治理这大元江山,大汗终不至于为了呼图帖木儿的权位,亲手破坏自己建设的,三系大臣互相制约互为平衡的朝堂制度吧? 喜上加喜,那李天完李公子,竟是南方一个大大的海商,谈起大食的金银、波斯的羊绒、南洋的香料、还有南方汉国的各种利润丰厚的货物,那是如数家珍,请他到家里详谈,通过他打开南方的商路,必定财源滚滚呐! 说不定,将来自己的财富超过阿合马阿参政,也未可知呢! 卢世荣笑眯眯的,心花怒放。 来的三拨人当中,只有郭守敬默默无语,他已经说不出任何话来了。大都城外五十里,无数汉人百姓在刚刚过去的冬天里,饥寒交迫,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卖儿鬻女、乃至人相食! 十八年春,蓟州旱。莒州、滨州、般阳淄川县、霍州、鄜州、凤翔岐山县春夏皆大旱。莒州家人自相食,岐山人相食——《元史》。 这个时候,大元朝廷在做什么呢?财政官员,忙着加印钞票,让废纸变成擦屁股纸;丞相伯颜,忙着在辽东平叛——判乱的居然是他的蒙古同族,黄金家族的乃颜汗;大元皇帝忽必烈,正忙着给御花园通上地火龙,让花儿在隆冬的冰雪中绽放…… 郭守敬的老师刘秉中一辈子提倡“天下一家”思想,“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试图在军事上不能抵抗蒙元铁骑的情况下,用儒家文化教化这些来自草原,拥有强弓铁骑,却文化鄙陋的蛮族,让他们从蒙古帝国的大汗、那颜、把都鲁,变成中原皇朝大元的皇帝、大臣和将士,从而使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百姓,得到幸福和安宁。 终其一生,刘秉中都是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孜孜以求。他游说想杀掉全体汉人,把农田变成牧场的窝阔台汗,“汉人务农上交的税赋,比牧场所得更多”,使窝阔台放弃了这个打算,拯救了生死边缘的北方百姓;他替忽必烈制定皇家制度、朝堂礼仪、百官任免制度,亲手把蒙古帝国变成了大元皇朝,甚至想让它举办科举考试,任命儒生官吏;他呕心沥血的设计、营建大都城,并倒在了施工工地上,只为了给大元朝一个辉煌灿烂,一个无法放弃的都城,让蒙古人放弃游牧,成为中原的定居者……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在今天被击得粉碎,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这个美好的愿望,显得那么的一厢情愿,真的能“中国之”吗?郭守敬不敢去想,他宁愿研究紫微垣和天狼星之间扑朔迷离的运行轨迹,也不愿意去想这个有可能彻底颠覆“天下一家”思想的可怕问题。 送走了恍恍惚惚的郭守敬,李天完和赵孟頫相顾一笑。 “看来这位郭大人,倒是良心未泯呐!”李天完摇着折扇,态度让人摸不着头脑。 赵孟頫早已习惯了这位大汉情报司司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