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三节 暴怒的太常  (第1/3页)
    翌日冬十二月甲申(初五),是一个好日子。    因为,汉家崇五。    逢五为吉。    经过百年宣传和沉淀,这一概念已然深入人心。    就和后世的六八大顺一般,成为了民俗。    不过,作为太常卿,商丘成却是有些烦闷。    即便,门外冬日之阳,高升于天,他也没有心情去院子里晒太阳了。    “这些博士是想要造反吗?”此刻,汉家的太常卿,颇有些委屈,看着案几上堆起来的文书,心情如同将要喷涌的火山,阴晴不定。    “古文诸,是觉得他们的博士官授的太多了?想要陛下罢黜几个不成?”抓起案几上的文书,商丘成直接就砸到了被他叫过来的太常丞曹青脑袋上。    “曹令君,汝掌诸博士,为何不能辅佐本官,督导诸生?”商丘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    曹青听着,只能是低着头,默默挨训。    不然,他还能怎么办呢?    汉家的博士官,素来就是‘秩卑而职尊’。    清贵非常,而且,与宫廷关系紧密。    太常卿衙门,只是挂着一个‘掌博士’的名头罢了。    实则,根本管不得这些活泼、自由的士大夫们。    没办法,博士官的设置,在最初就两个标准。    博古通今、辩于然否。    只需要理论姿势高,嘴巴子犀利就可以了。    其他什么的,反而是次要条件。    所以,自秦至汉初,都是‘备员弗用’。    简单的来说,就是给一些缓则招安用的。    好叫他们不要在外面胡说八道,造谣生事。    也就是太宗之后,贾谊贾长沙横空出世,以其不世之姿,渊博之学,生生的改变了博士们的命运,从此博士地位,渐渐拔高。    成为了天子的私人顾问,刘氏的智囊团。    也是从太宗开始,博士官的任免,就不归太常管了。    尤其是当今天子即位后,这四十余年,历任太常卿,哪个决定过博士人选?    每一个博士官的拜与罢,皆是圣心独运,乾坤毒菜的结果。    所以呢……    汉家博士们的活泼与调皮,自然是可想而知。    特别是,他们没有直面君权的时候。    那真的是什么话都敢说,什么话都说得出口!    休说是调戏九卿了,逮着大将军,一顿口水喷脸上,又不是没人干过。    贰师将军李广利,不就是被有些人喷的有些烦了,干脆搬去了居延?    但曹青依然不敢辩解,只是静静的等着,直到商丘成训完,他才舔着脸上前拱手拜道:“明公恕罪,依下官之见,诸博士只是直抒己见而已……”    “历来,皆有故事,明公不喜,不回便是……”    这也是老刘家的言论自由——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但我可以不听!    博士们清贵无比,每一个都是各自领域的大能。    门徒上千,弟子无数,脑残粉遍及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该尊重,还是要尊重的。    不能叫博士都没有说话和提建议的地方。    那不是堵塞言路,不纳贤臣名士之谏吗?    秦始皇都不敢做这种事情!    上一个据说干过这样的事情的那几个人,现在都还挂在史书上,被孔子钉在春秋中,供天下鞭笞,让万世唾弃。    所以,汉家对于公开上书言政、议政,特别是博士官这样的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是很支持的。    至少天子本人就多次表态,鼓励和奖赏博士们议政参政。    为帝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但商丘成听着,却是一屁股火!    他瞪着曹青,哼哼两声,脸色发白的骂道:“若彼辈真有胆量,直抒己见,胸怀天下苍生,为何不将这些文书,上呈天子?”    “不过是藏头露尾,欺软怕硬而已!”    商丘成一拍案几,道:“吾不管汝用何办法,总之,给吾解决了此事,让那些博士,来太常卿官邸,将这些文书带回去!”    曹青瞬间脸都黑了。    “明公……”他拱手求饶:“下官……无能为力啊……”    嗯……    大佬你都搞不定,我这个小虾米,怎么搞得定那些‘活泼’的有些过分博士啊?    商丘成这摆明了让他去做这个得罪人和背锅的事情。    他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