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三节 抢亲  (第3/3页)
户虽然倒塌了。    但门槛还在,忌惮汉律的钳制,没人敢在没有主人的邀请下,擅闯进来。    不然的话,这些人恐怕早就扑将上来,将王启年给撕成碎片了。    “王公子……”那自称奉安君家臣的男子,擦了擦身上的灰尘,第一个开口,拜道:“我主奉安君严公,久慕公子威名,以为当世豪杰……”    “闻说公子至今未婚,甚憾之!”    “欲以女妻之,以侍公子枕席,好叫豪杰不寂寞……”    “未知公子意下如何?”    此人话音未落,那两位自号‘陇右钱氏’的人,立刻讥讽:“严家的嫡女,早就嫁光了吧?”    “区区庶女旁系,蒲柳之姿,如何能配王公子这样的豪杰?那岂非是明珠蒙尘?”    两人看着王启年,长身拜道:“好叫公子知晓,吾主钱公,为汉材官都尉,世代军功为家,闻公子豪杰,甚是倾慕……”    “恰好我主膝下有嫡女,年方二八,自幼家教森严,贤淑得体,正是公子这般豪杰的良配……”    “若是公子不弃,吾主愿以田宅五百亩,钱五十万、奴仆十人,并嫁滕妾八人为嫁妆……”    王启年听着,目瞪口呆。    而他身后的老母,更是不明所以。    无论是奉安君、陇右钱氏,甚至是那上官将军。    都是过去他们家听都没有听过,恐怕连接触都不可能的贵人家族。    但现在,这一个个却都争相上门,要嫁女儿?    特别是那钱家,连嫡女都拿出来了!    这是什么情况?    正疑惑不解着,就听着那自称是轻车将军上官氏家臣的人道:“王公子……夫人,可否许吾等入内一叙……”    王启年看了看自己母亲,思虑一番,最终拱手道:“不敢,还请诸公入内……”    “寒舍简陋,怠慢之处还望海涵……”    众人却是早就在等他这句话。    王启年话音刚落,所有人立刻就一拥而入。    最当先的便是那刚才还文绉绉,一副谦卑礼让模样的上官家的家臣。    他带着人,冲入王家大门,然后对着王启年就扑了上去。    “公子,我家主公已在新丰,准备了新房……”    “今日吉日,良辰将近,还请公子莫要耽误……”    ……………………………………    新丰县城内,类似的情况,接连上演。    军功贵族们,争相抢婿。    一时间,一片鸡飞狗跳。    新丰城内百姓更是看的目瞪口呆。    将军、封君、列侯,纷纷出手。    看准了,直接下手,手快有,手慢无。    其果决和迅速,让人吃惊,也让百姓们深受震撼。    对于汉人来说,富贵,是永恒的追求。    而今日,新丰县中百姓士人,共同见证了一个‘鸡犬升天’的盛况。    所有被列在保安曲的军官名单上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是没有婚配的,都是天上掉下一个泰山,不由分说,就要嫁女送嫁妆。    根本不容反对。    而且……    泰山们,都是汉家闻名遐迩,势力颇大的军功家族。    真正的权势人家。    往常,一般的士大夫,连这些人的家门都进不去。    而这些家族也素来不和士大夫文官联姻。    现在……    这些人,却舍得将自家的嫡女,嫁给新丰的寒门,区区的什长、队率、屯长。    不止是那些没有婚配的人。    便是有了妻子家室的人,也一下子被人塞了一堆妹子。    也是此时,新丰百姓,都觉悟了。    “食必粱肉,学必武艺啊!”    “欲求富贵,非得武勋!”    各家大人,更是纷纷教训起自家的孩子。    白天县衙公布的三十二人名单,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长辈们,开始用这些人来激励子弟。    一碗碗鸡汤,被人熬了出来。    而新丰官场,更是深受震动。    事实以无比深刻、直白、简单的方法,告诉了每一个人。    读书救不了人生!    武勋才能改变人生!    富贵出自军功,而源于远方。    要想富,读兵书,要想贵,当军人。    书呆子是没有前途的!    到第二日,一首歌谣,在新丰县城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    无数孩子一边拿着木制小弓玩耍,一边唱着:“劝君不要买良田,军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军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人,军中自有颜如玉,丈夫欲遂生平志,发奋骑射读武经,他年北擒单于日,封侯拜相在当时……”    这首歌谣,因为太形象,也很容易被人理解。    于是,很快就传遍新丰,并向着周围泛滥。    不过半月,整个关中就已经人尽皆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