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五节 诸子齐聚(1)  (第3/3页)
、巡逻队伍。    维护闾里秩序,县中安宁,打击外来盗匪。    新丰县县城,瞬间成为了其他地方的游侠的禁地。    没有人敢来新丰捣乱。    故而,胡建对这些人完全放心。    他真正警惕的,是那些停在新丰县城的豪宅、酒肆和商贾住所门口的那些马车,以及马车身后所代表的人。    这些人可没有一个是善茬!    以胡建所知,如今,这个小小的新丰县城之中,已经猬集了十几位列侯,三十多位封君,此外还有七位博士也亲自驱车来到了新丰。    就是当朝的九卿们,也都派了代表或者家人过来了。    至于那些看热闹的,随大流的八卦党,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这么多人聚集于此,胡建难免紧张。    “派人去通知闾里的里正……”胡建轻声吩咐:“让各位里正,将各闾里的青壮组织起来,让大妇们也行动起来,务必要确保今日的秩序和安全!”    “诺!”一直跟在胡建身边的常远立刻领命而去。    ………………    此时,整个新丰县城,似乎一下子就苏醒了过来。    无数宅邸的大门,纷纷被打开。    一位位羽冠经纶的士大夫、贵族和官员,在下人和仆从的簇拥下,出现在了门口。    人人凝视着自己视线中的城市。    “新丰变化可真大!”董越穿着一件厚厚的狐裘,眼中流露着惊喜的神色。    他记得很清楚,三年前,他曾到过新丰,那时候新丰县城是一个凋敝的城市。    街道上,垃圾遍地。    闾里污水横流。    那些被迫离家出走的余子们,光着膀子,坐在酷暑下的街道两侧,不怀好意的打量着过往行人。    商人们则无精打采的坐在各自的商铺内,抽声叹气的诅咒着县官。    但现在……    一切都变了。    市面井井有条,街道整齐干净,人民面有红润,每一个人看上去都是这样的精神。    “仲尼曰:善人之治国百年,可以去残胜暴!”董越兴奋的对左右道:“张子重治新丰半年,就能如此,可见先贤教诲,无比明验!”    对董越来说,新丰的变化,简直是一个奇迹。    更紧要的是,这个奇迹是在公羊思想主导下出现的。    以不可驳斥的事实,完美的证明了他的父亲和他所坚持的道路的正确性和正义性!    所以哪怕,古文学派的人甚至今文学派内部,乃至于公羊学派的几个山头的一些人,拼命攻仵、非议新丰的变化,说什么法家暴政复活啊,什么黄老异端端倪啊。    董越都是坚决支持新丰,并发动自己的力量来为新丰辩护的。    原因很简单。    第一,新丰确实在变好!    第二,新丰的变革,确实是在公羊思想的旗帜下开展的,而且,公羊学派的年轻人,深入参与其中。    有着这两点,其他问题,立刻全部变成了细枝末节了。    因为,董越很清楚。    新丰的成功,就是公羊思想的成功,反之亦然!    董越正要再说些话,来鼓励门徒,鼓舞士气。    猛然间,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谷梁学派的宿老,太子师江升。    “江先生……”董越笑眯眯的拱手问好。    江升在不久前,终于拿到了代表汉室文人学术地位凭证的博士头衔。    虽然不是《春秋》博士,而是打了个擦边球,拿到了《诗经》博士。    但也总算脱离了凡夫俗子的序列,晋升为学术界顶尖的巨头。    最大的直观变化就是——从此,不管是谁,便是天子,也要恭成他一声先生了。    “董先生……”江升看到董越,嘴角微微抽搐,特别是在看到董越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后,他就更加难受!    因为……    别看他如今,顺利拿到了博士头衔。    但……    得到的只是《诗》博士,而非春秋博士。    这本身就是一个失败!    彻底的失败!    当代学术界,普遍承认孟子的说法:王者之际熄而诗亡,诗亡而后春秋作。    在这个礼乐崩坏的世道(这是汉代皇帝也承认的事情),王者不存海内,所以,真理和道理都蕴含在春秋之中。    诗经只能算是一个补充和借鉴、研究的方向。    更紧要的是,拜博士的时间太巧妙了。    刚好是太子将要主导治河都护府的关键节点,天子和朝堂忽然拜他为诗经博士。    这明摆着就是想要让他远离太子,至少不能跟随太子南下!    而始作俑者……    除了董越,还能有谁?    要不是,顾念着自己的地位和年纪,换年轻时候,江升真的能将自己腰间的拔出来丢到董越身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