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七节 收获与决定  (第1/2页)
    想到这里,张越就笑了起来。    在他之前,董仲舒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过儒家理论解释墨家主张的道路是走得通的。    无非不过是怎么包装而已。    不然,现在儒家内部那些谶讳派怎么来的?    而且,理论是现成的。    在心里面想了一会,张越几乎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思路。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张越轻声笑着:“故子夏先生训曰: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用……”    只能说,儒家真的不愧是儒家。    适用性实在太强了!    几乎可以三百六十度任意切换自己的形态。    当当政者需要民族主义或者扩张时,祂便可以是公羊学派;当当政者需要绥靖或者收缩时,祂可以是谷梁、左传。    甚至,连原始的朴素社会主义思想,祂也可以转变。    譬如,大同思想与致太平主张,几乎就是为小农经济形态下的社会主义量身定做的。    至于什么切一个重视技术和创造的子形态,对儒家来说,几乎不要太容易了。    当然,想要将墨家的技术派系,也就是秦代的相里氏之墨的主张包装进儒家系统,张越觉得自己还需要研究和完善。    一方面,要改变墨家一些不太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东西,另一方面,还得找到两者的最大公约数,还得为了适合时代,而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    总不能说,直接就抄《墨家》吧?    那太容易被人揭穿和看破了。    “或者可以先搞个马甲……”张越托着腮帮子想着。    公羊学派的祖师爷子夏先生当年在河西讲学,其弟子门徒,一气化三清,演变成今日的儒家公羊学派、谷梁学派以及法家。    张越知道,自己若亲自出面,搞一个包装在儒家思想理论下的类墨家学派,很容易被人集火。    毕竟,他本人树大招风。    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关注。    但若是弟子门徒或者身边的亲信,搞一个这样的学派。    那关注就会小很多。    即使被人发觉,他也可以打起‘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旗号来护犊子。    “就这么做!”张越拍了拍手,做出了决定。    将此事想通,张越顿觉念头通达。    然后回过头,看着面前的这株全新的杜仲树,张越微笑着,将装满了玉果的木箱,拖了过来。    然后,开始就疯狂催生。    只是一刻钟之间,眼前的这颗杜仲树,便猛然拔高,长到了二十米之高。    树冠参天,树身几乎需要两个人才能合抱。    但,耗费却也是极大!    足足用了上百颗指甲大小的玉果,让其在一刻钟之中,走完了外界的杜仲树需要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生长才能走完的旅途。    抬头望着这参天巨树,张越为这空间的奇迹而震撼。    而树冠之顶,一串串翅果,挂满了树梢。    粗粗估计,起码有数万颗。    只是这些翅果都很小,恐怕个体最大的也不过瓜子仁大小。    张越慢慢的爬上去,将这些翅果打落下来。    很快,地上就布满了一颗颗小小的灰色翅果。    不要小看它们,张越回溯的常识告诉他,这些空间速成的翅果,若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下,需要七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结出来。    也正因为如此,其实这些果实包含着种种营养物质。    更重要的是,其含胶量是杜仲树皮的好几倍。    将这些翅果,一一收集起来,很快就装满了木箱。    稍微估算了一下,张越感觉怕是有个十来斤。    但,这些翅果中,只有最多十来枚,张越会再次栽下。    而其他的翅果,张越打算拿来做实验。    用以提取杜仲胶,进行实验室小规模制备,为将来的大规模杜仲胶提取积累技术和经验,完善工序。    做完此事,张越就坐下来,深深吸了一口气。    然后看着已经明显减少了很多的玉果箱,微微摇了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