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八节 贸易(1)  (第2/2页)
国曾经多次杀害汉使,连元帝、成帝都看不下去了。    下令禁止罽宾人进入汉室的控制区域,禁止一切与罽宾的贸易。    哪怕就是在现在,也经常有汉室商人,被人罽宾人勾结康居、月氏,截杀在中亚。    罽宾人的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垄断丝绸之路的中转贸易。    特别是要垄断,印度次大陆方向的贸易。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千方百计的和康居联手,甚至一度形成了中亚印度次大陆的反汉轴心。    而张越对罽宾和康居的态度,自然显而易见。    要不是现在汉军鞭长莫及,他此刻肯定会请求出战,将他们从地球上抹去!    讲道理,张越其实也搞不清罽宾人的脑回路。    讲道理啊,现在汉与罽宾的贸易关系上,罽宾是完全依赖和需要汉室的。    他们需要从汉室进口丝绸、茶叶、大黄、花椒等香料,然后卖给国内的贵族富商以及印度次大陆的其他王国。    他们每年还将大量珠玑、壁琉璃、火浣布、罽布出售给汉室。    在贸易上,罽宾人是顺差,而且规模很大。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从对汉贸易得到了特别大利益的王国,却是最极端的反汉势力。    他们甚至比康居还要极端!    康居人虽然也反汉,但对汉使也不敢冒犯。    只有罽宾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发起一次次反汉浪潮,一次次的谋杀和囚禁汉家使者与商人。    他们仗着与汉室相距遥远,汉军奈何不得他们,有恃无恐,越发的嚣张。    确实现在汉室一时半会,也顾不上那遥远的罽宾。    但,想要料理罽宾人,还能没有办法?    旁的不说,贸易大棒,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天子听着,却是非常感兴趣了。    任何能敛财的事情,他都有兴趣。    只是有一个问题啊——会不会有人反对?    尤其是边塞的军队,会不会反感?    毕竟,边塞军人们和边贸商人关系很亲近,有些商队其实就是某位汉家大将的白手套!    于是,天子道:“若是如此,天下人恐怕会非议吧……”    他不过搞了个盐铁官营,平准均输,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    再在边塞征商税,还不得闹翻天?    “陛下,请放心,臣以为此事世人只会支持……”张越抬起头来,咧着嘴笑道:“其一,臣的建议,只会对从边塞入关的商品征税……”    这是肯定的,自古以来,谁会对出口商品加税?    退税补贴都还来不及!    张越也不会傻到去做这种事情。    “这其二,针对商品种类不同,税率自是不同……”    “类似褐布及粮食、作物等商品,臣非但不建议加税,反而建议给与一定补贴,以鼓励商人进口!”    所谓褐布,是一种流行在西域和漠北的毛织品,很厚实是汉家边塞军民的主要保暖布匹来源。    更重要的是,褐布现在的主要出口国是汉家的盟友乌孙。    鼓励和扩大褐布进口,其实是给乌孙输血,让乌孙人更加依赖和亲近汉室。    至于粮食?    现在,汉家在居延等地屯田的效果,还没有发挥出来。    每年都需要从后方大量输送军粮,成本很高。    若能就近从西域进口,哪怕价格高一些,汉家也能接受。    更别提其实只需要用丝绸、茶叶、大黄就能换到大批粮食。    唯一的问题是,像粮食这种大宗商品交易,极有可能引来匈奴干涉,所以汉军可能需要进行护送。    而一旦如此,汉匈就必将爆发战争。    一次粮食战争!    不过,这正好符合汉室的需要。    汉匈战争打到现在,之所以一直僵持,是因为汉军每一次都抓不到匈奴主力。    哪怕抓到了,也远离后方的补给线,作战非常吃力。    假如能够预设战场,让匈奴人不得不在一个汉军准备充分的地方开战,那这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这也是李广利之所以极力想要发动车师战役的缘故——在一个有利于己而不是相反的地方作战,对汉军的战力加持非常高!    天子听着,也是眼前一亮。    他倒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从西域就地引进粮食,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就听着张越继续道:“其三,则是国库也能借此获得大量收入……”    天子听到此处,终于忍不住拍案而起,看着张越,问道:“卿的意思是让这笔税收进入国库?”    张越顿首拜道:“臣愚昧,以为非如此不可!”    要想让官僚同意,就必须让他们尝到甜头,有利益驱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