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_第1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7节 (第5/5页)

怒。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被免职。1925年后任龙烟煤矿和铁矿公司督办。抗日战争爆发后寓居北平。曾任汪伪政府行政院顾问。

    近代中国的外交人物大多是悲剧性质,可以说每一个外交界的中国人都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可惜出生在一个贫弱的国家里,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才华。这些外交人士与中国海军有异曲同工的凄凉之处。他们身在其职,难免不要思前顾后,外交谈判桌上并非不竭力力争,而是争无可争。

    陆宗舆便是这样的典型人物,他半辈子都是庸庸碌碌,唯一借助时运当上了国务总理,可惜又让参议院看不起。就算在代表北洋政府与日本人谈判签署《二十一条》时,他也不过是北洋政府推出来的一个棋子罢了。巴黎和会之后,他与曹汝霖、章宗祥一起被抨击为卖国贼,甚至在家乡海宁县也被决议开除乡籍,并通电全国。

    虽然这些外交官员多多少少负有责任,但绝不应该负主要责任,因此沦落到这样的地步是有太多的冤屈。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是近代中国外交人士们含血含泪所应证的事实,可是那些狂热的学生、青年、工人等等,他们何尝有过换位思考?

    在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陆宗舆特意找到吴绍霆,带着几分认真提醒道:“吴将军,之前没有来得及跟您做交代,这发布会还有十分钟就开始了,毕竟是面向全国的通告,由不得咱们有疏忽。待会儿还请吴将军稍加注意一些语气和措辞,千万不要太过激烈和针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外交麻烦。”

    吴绍霆看了陆宗舆一眼,对方在最后四个字上显得煞有其事,不愧是专业人士说专业术语。他不疾不徐的问道:“陆总长,您这话我该怎么理解?”

    陆宗舆看了看四周,见并没有闲杂人等,于是压低声音说了道:“吴将军你是明白人,外蒙古的事情幕后是俄国毛子在捣鬼,上个月大总统与外蒙古的交涉其实就是在跟俄国老毛子交涉,结果双方没有谈妥。但是不管怎么说,俄国人始终不敢撕破这层纸直接分裂蒙古,而我们也不能撕破这层纸把老毛子惹毛了。”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19章,公开言论

    吴绍霆故作恍然的点了点头,不过他认为陆宗舆的担心完全是没必要的,不仅是因为历史上俄国人最终没敢明着干涉外蒙古的军事,更重要是眼下这个时机选择的十分精妙。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倒计时,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事竞赛正是白热化阶段,列强都把注意力放在欧洲,根本无心也无力理会外蒙古这档子事。

    更何况,就算俄国人想要凭借分裂外蒙古,增加自身在远东地区与德、日抗衡的能力,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也绝不是好机会。俄国人扩张必然会牵动日本人的利益,而日本人的利益又直接影响英美远东战略的部署。英国人为了对抗同盟国,现在与俄国是缔结协约,这种不和谐的矛与盾的问题,正是英国和俄国都应该极力避免的。

    “我明白了,要不然陆总长先帮我看看演讲稿,把把关、润润色?”

    “哎呀呀,吴将军说笑了,大总统都没有要求什么,在下又岂敢造次?我也是职责所在,总该未雨绸缪才是,只恳求吴将军自己斟酌清楚才是。”

    “既如此,我自然不该让陆总长为难,一定尽量避免。”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很快,发布会正式开始。陆宗舆先发表了开场陈词,之后又请陆军部、参谋本部和北洋督军团代表依次做出发言。前两者部门主要公布外蒙古事件的详细消息,从起因到发展,再到目前的状况,并明确表达了北洋政府的应对态度。督军团代表则是以地方军政府名义,表对平复蒙古叛乱的决心和支持。

    按照这样的发布会程序来算,轮到吴绍霆发表公开声明时,到场的各方记者都误以为吴绍霆也是督军团成员之一。

    吴绍霆一开始的态度就很明确,既然是逢场作戏也就不必拘于太多,按部就班的把自己演讲稿念完即可。在陆宗舆的介绍之下,吴绍霆步履稳重的走上发言台,将自己的演讲稿摆放好位置,随后清了清嗓子,不亢不卑的念了道:

    “自共和民国伊始,我中华适逢五千年未有之变局,然,国运不济,虽祛封建之陈陋,尚无国泰之民安,共和之大业望及痛心,实乃我中华大国任一国人所不幸。吴某深居南疆,昔日未尝不肃然思索国家振兴宏愿、捷径。以至广东之役与后,痛定思痛,国家内部尚无安定之日,何谈举国上下之共和一统?何谈国富而民强,民强而民族独立,不受外侮,不卑外民,不以自弃?幸而,国富民强道路其路漫漫,应以我辈之蹉跎而探索求问。昔日吴某不自知,以为革命是为救国兴国唯一途径。诚以为,革命为大道,关键在其法。方法不对,大道亦无可行之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