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二〇章 长安人氏,西军老卒  (第2/2页)
心如明镜。    这才是赵构和秦桧真实手段,先前着实有些低估他们了。    这是一套极好的组合拳,先行刺自己,如果成功固然是好。如果失败,那么立即改换目标,岳云死不死无所谓,一系列的线索最后都会指向自己。    并非铁证如山,但足以引起岳家军将校的猜疑,而自己却无从辩解。然后呢?双方心中有了猜疑,信任自然就大打折扣。    岳家军的忠诚度,徐还的掌控力,都将大受影响。    不杀人,却诛心!    不得不说,这招够狠!    顷刻之间,徐还变得有些被动,但没做亏心事,倒也胸怀坦荡。    “前半夜的刺呢?”    “还有一人在逃。”    张宪道:“至于已经死去的,追查城门盘查记录与他们在襄阳的活动,应该是自东京汴梁而来,分批潜入襄阳。”    东京?    徐还不由眉头一皱,难道是金国人?或者……东京还有个刘豫?    “还有其他消息吗?”    “经过调查,发现这批人到襄阳之后与一家商行接触密切,抓捕审讯之后,透露与东京刘豫有关。”    张宪道:“刘豫曾多次败于岳家军,心怀记恨,暗中报复也有可能。至于行刺王爷,想来是和谈之后,他处境尴尬,为求生存的最后一搏。”    “眼下尚不清楚两拨刺是否为同一批,故而还不好妄下结论,是刘豫主使行刺王爷和少将军。”    徐庆不疾不徐地补充一句,看向徐还和张宪的眼神略微有些复杂。    徐还心如明镜,在徐庆等人心中,自己俨然已经是个嫌疑人,洗清嫌疑并不容易。    局面也越发扑朔迷离,自己接到的提醒来自临安,刺分别来自东京和长安,针对的目标是自己和岳云。    这张网足够大,也足够复杂,牵涉的人必定不在少数,故而徐还也不敢轻易下判断。    局面有些尴尬,好在将校们还算理智,商讨之后的结论是继续搜捕,毕竟还有一名要紧刺不曾落网,也许从他身上能得到一些答案。    徐还已经不指望了,兴许真抓到了会是更不利的局面,如何稳住眼下的局面才是关键。    回到府邸,司马靖沉声道:“王爷,已经很明显了,摆明了是歹人陷害,意图挑拨王爷与襄阳诸将的关系。”    “明白,但愿岳云没事,否则……”    徐还叹了口气,如果岳云死了,将校受到刺激,后果无疑更为严重。    “是,当务之急还需查明那几个刺的底细,临安的手深得这么长,能插手苏记,甚至伸到长安去,需得小心。”    “去信长安,着人秘查,秦桧若真在我们身边安插了钉子,需得尽早拔掉。”    徐还点头同意:“还有,此事涉及东京,牵连复杂,最好尽快弄清楚其中联系,既然对手出招了,我们不能连来龙去脉都不知道。”    “是!”    司马靖略微沉吟,说道:“王爷,必要的准备已经做了,万一……”    “不至于!”    徐还道:“去请张宪,我要和他谈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