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七四章 小人之举,不臣之心  (第1/2页)
    苏泽走进张宪营帐的同时,王俊已经先一步找到了王贵。    王俊是岳飞的部将不假,但因为一些过错被岳飞当众责打,觉得颜面大失,心中早存了的记恨。    之前岳飞贵为主帅,他作为部将,自然是敢怒不敢言。但如今,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形。    而且王俊此人心眼较多,见到朝廷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去,便察觉到其中多有不妙之处。    什么大局,什么忠义,在他眼中不足为重,生死和前程才是硬道理。从十二道金牌里,隐约已经可以判断出岳家军的命运,何苦还要与之一起陪葬呢?    早些为自己争取一条后路才是正经,就在王俊动心思的时候,秦桧派人找到了他。    双方顿时一拍即合,沆瀣一气,得知秦桧能够保全,甚至给自己更好的前程,王俊自然没有丝毫犹豫,便与之同流合污。    至于会不会坑害岳飞,并不在他考虑之列,甚至完全乐意如此行径。当初岳飞当众责打,让他颜面尽失,正是报复的绝好机会。    故意张宪提出拒绝回临安时,他强烈反对,因为秦桧明确授意,让他将岳家军主要将领弄回临安。    退而求其次,则是直接冠上一个谋反的罪名,如此岳飞便在劫难逃。与此同时,岳家军也就注定了会分崩离析。    只需要派遣将领前来接管即可,秦桧的所有目的也就达到了,这也是皇帝赵构乐见其成的局面。    王俊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棋子,也足够卖力,当众让张宪难堪,甚至可谓是骑虎难下,让岳家军陷入了一个微妙境地。    但王俊心里明白,这还远远不够,想要真正和张宪一较高下,自己的分量还不太够,必须需要一个同等重量级的人物支援——王贵,无疑最为合适。    而王贵的犹豫,恰好给了王俊机会。    “王统制,张统制摆明了是要置鄂国公于不义,可不能让他犯糊涂。”    “宪兄当真错了?”王贵心中也是忐忑不安,一时间有些举棋不定。    “不奉诏,不返回,等于谋逆,犯上作乱,此事若牵连到鄂国公,该当如何?”    “可若回去,会不会真会任人宰割?”    王俊低声道:“说句实话,自打鄂国公回去的那天起,岳家军便只能听命行事了。更何况,鄂国公从无违逆朝廷之意,难道我等要违背他的意思,行不臣之举?”    “这……”    “窃以为,王统制肯定是万万不会的。”    王俊低声道:“退一步想,回临安,污蔑鄂国公的谣言便不攻自破,清者自清,大家都相安无事。    最多不过是职权变动,可话说回来,包括鄂国公在内,都只是大宋的臣子,奉诏行事,听命于朝廷不是应该的吗?”    王贵叹道:“你所言倒也不无道理,可是宪兄……”    “王统制,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但说无妨。”    “张统制恐有不臣之心啊!”    “不可胡言。”    “在下并非信口开河,张统制的举动有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