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节 (第2/3页)
……” 惊疑之中,女子还是将车停了下来。 隋戈拉开车门下了车,然后对这女子说道:“不想惹麻烦的话,就不要开这车了。” 说完之后,隋戈便跃出了高速路,沿着高速路旁边田野中小道迅速远去。 隋戈猜得不错,就在临芬市的高速路口的出口处,此时已经有警车在等候查车了。 只是,他们除了找到一辆车和五个白痴之外,大概什么也不会得到。 ※※※ 临芬市,地处黄河中游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 所以,此地曾经有“膏腴之地”、“麦棉之乡”的称号,也有人称其为北方的“花果城”。 但是,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隋戈才被深深地“震惊”了。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但是天空却还是雾蒙蒙的。 一开始,隋戈还以为是雾,但随后就发现不对劲了,这根本就不是雾气,而是粉尘。 呼吸,似乎都变得有些困难起来。 黑色的粉尘? 煤烟还是什么? 隋戈不得已而知了。 这不是“花果城”么?隋戈游走在临芬市的街道上,完全被这超级污秽的空气给震惊了。 手机上网之后,关于临芬市的官方介绍说是“天蓝风清,很舒畅……”又说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红红的柿子高高挂枝头,但是现在哪有什么柿子,连尼玛柿子树都看不到了。 唉,果然这种官方介绍是不可靠的。 倒是从出租车司机的口中,隋戈得知到了一下关于临芬市的真实信息。 真实不说不知道,一说就吓一跳。 原来,就在去年,临芬市获得了一个“世界第一”的头衔。 照理说,一旦得到这种“世界第一”的头衔,地方政府官员都会大肆鼓吹一通,但是这一次却拼命地想要掩饰、掩盖和撇清,因为这个世界第一的头衔,是“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环保组织声称,在这个地方生活一天,就等于吸入了三包烟的毒素。这个消息是米国媒体报道出来的,据说当时官方就跳出来反驳了。 但是,临芬市的人民却是很清楚,如今的临芬市,早已经不是那个天蓝水清的北方花果城了,而是灰尘遮天蔽日,污染严重的高危地区。 出租车司机半开玩笑地说:“先生,咱们这地方你还是少来的好。以前曾经有个外国记者说,我们临芬啊,是距离地狱最近的地方。来这里生活一年,就得减寿三年啊。” “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了,但是的确污染挺厉害的。”隋戈说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怎么回事?”出租车师傅有些恼怒地说道,“还不是那些为富不仁的狗东西干的好事情!我每天跑车,一年四季都要开空调,根本不敢开车窗啊,一开窗的话,跑上半天,就得里里外外都洗车了……说远了,还不是因为这些煤矿、洗煤厂、焦油提炼厂、钢厂什么的,总之,都是这些缺德玩意儿干的!自从这些厂开了之后,临汾就完了,许多人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敢开窗。说得好听,什么发展地方经济奔小康,结果还不是富了那一批煤老板,他们卷了钱,在帝京在国外买房,而遭殃的却都是我们这些老百姓。” “嗯,我能够理解。”隋戈轻叹道,心头却开始明白,为何如今天地间的灵气越来越少了。大概,也跟这些该死的环境污染息息相关吧。 “听说,我们临芬市的遭遇的污染,恐怕几百年都没办法恢复过来呢。”出租车师傅算是彻底打开了话匣子,“还好,去年国外的媒体一报道,虽然地方官员拼命掩饰,但是纸还是保不住火的,这件事情让临汾蒙羞,也让国家蒙羞,所以国家高层终于知道了这件事情,于是下令整改。今年临芬市的空气质量已经好了不少,去年来的话,唉,你们外地人恐怕直接就回晕厥!” “那还好,国家上层终究还是有好的领导。”隋戈说道。 “是啊,上层还是好的。但是,天高皇帝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