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9节 (第3/4页)
走进了谯楼。殷辞自在正北的座位上跪坐下,宋校尉站于下首。殷辞又屏退了左右,才开口说话:“宋校尉的武艺好像不错。” 殷辞坐的这个位置以前张仁愿坐过,薛崇训也在这里呆过,木板的缝隙中也许还有凝固的血迹,陈旧的建筑中默默记载着许多往事。 宋校尉道:“上次与突厥人在阴山南对阵,末将一人斩首级十二,刀法还过得去罢……不过不能在将军面前班门弄斧。” 殷辞摇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我平时不爱练刀枪,只好读几本书。是这样的,明日有件事让你去办,办完回来西门的两个团就归你率领。” 宋校尉一喜,忙问:“将军请放心,纵是登天之事末将也全力办妥!” “也不是难事。”殷辞沉声道,“李适之明天要去中诚,你带一队人马护送过去。” 宋校尉面上一阵轻松,笑道:“就这么一件事么,也太容易啦。现在胡马从不过阴山以南,整个河套平安无事,送个人去中城也就是跑一趟路的事儿。” “不过……”殷辞神色一凝低声说道,“五加河水深,兴许李适之会‘意外’落水,当然你只是保卫他不受敌军攻击,意外落水这种事是没有责任的。我的意思你可明白了?” “将军的意思是在路上把李公子给宰了?”宋校尉问道。 这些武将老是把话说得太直接,不过殷辞也习惯了,也很干脆地点点头:“你的武艺我倒是放心,不过要用用心,把事儿办干净些。那李适之刚立过功,朝里的晋升调任还没来,平日也找不到什么让人们信服的罪状,我便不能公然杀他,只能找我信任的人来办这事。和你同去的士卒别让他们知道,就你一个人心里明白就行,找个恰当的机会。清楚你的差事了么?” “末将得令!”宋校尉爽快地抱拳坦然应道。至于为什么要杀李适之,他却不问,武将的性子显然没文臣那么多弯弯绕绕,杀人升官,如此而已。 ……次日一队人马便离开了西城往东而行,公家的人马进出本是常事,没什么注意。倒是车上坐的一个白衣少年有点惹人注目,在这边陲之地,实在很难见得如此俊朗的翩翩公子。他正是西城颇有名气的李公子李适之,一身飘逸的白袍,腰间玉佩宝剑,举止之间说不出的潇洒。 人马顺着五加河一路向东,沿途水草丰沃,茫茫草原天大地大。李适之取下酒壶仰头大喝了一口气,高声唱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个武将问他:“李公子唱得是什么歌?” “铁勒歌。”李适之道。 宋校尉接着搭话:“调子不怎么好听。” “你不懂。”李适之笑道。 一行人慢慢地在草原上走了一天,到了晚上便停下安营扎寨休息。军士们各忙各的,有的去砌牛粪升火有的去提水有的搭帐篷,随行的马匹牲口也要照顾,将士们平日里干活过日子和牧民们没啥区别。不过李适之这样的贵公子自然是不用做那些活的,他的手指白净恐怕从来没做过。 宋校尉走了过来说道:“李公子随我来,我有话要说。” 李适之毫无察觉,毕竟一路的都是自己人。他便跟着宋校尉翻过一个小草丘来到了五加河边上,问道:“宋校尉何事?” 宋校尉看了一眼李适之腰间的光鲜宝剑,轻蔑地从鼻子里笑了一声,爽快地说道:“李公子得罪了,您自个跳河里去罢。” 李适之脸色顿时一变,宋校尉正想他会问“为何”便显得有点不耐烦,不料李适之却说:“殷将军交待你办的?我明白了……” 他什么都明白了,倒也省事,宋校尉指着河水做了个请的姿势,然后从箭壶里抽出了一支箭羽,从背上取下强弓。李适之问道:“我不跳会如何?” 宋校尉吓唬他道:“我会割破你的喉咙,或许半炷香内也死不了,你喊不出来,却能感受到血慢慢地流出来,力气一点点从体内消失。” 李适之伸手摸到了腰间的剑柄。宋校尉笑道:“李公子还想反抗,你觉得会是我的对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