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_第4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6节 (第2/3页)

回来的徐庶、孟建和石韬都在益州为官,并且担任一县的县令。你掌管官员的升迁,考核官员的能力,说说三人的情况。”

    程昱听了后,冷峻的面颊上露出一抹笑容,他笑说道:“主公,这三人绝对是有大才华的人,让他们做太守也是绰绰有余,绝对能够胜任。”

    王灿闻言,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仲德公,何以见得?”

    程昱沉声说道:“派出去考核县令业绩的官员已经返回,并且将见到的事情全都记录在册。由于时间匆忙,昱粗略的看了一下,益州所有的县令当中,唯独徐庶、石韬和孟建排在最前面,至于其他的县令,虽然有的人也很出众,可还有些小瑕疵,还需要继续历练。”

    王灿问道:“仲德公详细说说,到底怎么出众了?”

    程昱兴奋地说道:“说出来其实很简单,三个人所在的县城,都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足以看出三人的能力非同一般。虽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可真正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清正廉明,还要处事公正,没有满腹的才华是不可能做到的。”

    程昱考核官员的升迁,非常欣赏徐庶、石韬和孟建这样的人。

    王灿想了想,说道:“我欲将三人拔擢起来,牧守一方,仲德公意下如何?”

    程昱说道:“主公,三人能力出众,足以胜任。让三人治理益州郡城,主公治下的益州便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况且他们三人担任县令的时间才大半年,突然一跃成为一郡太守,这本身就是一个好榜样,能让各地的贤才归附主公,为主公所用。”

    王灿点点头,脸上露出深以为然的神情。

    所谓千金买马骨,便是如此。

    担任县令的时间不到一年,就升官为一郡太守,足以让许多人为之眼红。然而,这个例子却给了前来投奔王灿的人一个榜样,想要做高官,想要施展才华,先去小地方历练一番,凭结果说话。

    若是连小小的县城都治理不好,有何用处?

    程昱思虑一番,说道:“主公,虽然拔擢徐庶等人担任太守,但他们的具体去处却要仔细考虑,这一点非常重要。”

    王灿点头道:“仲德公之言有理,我会考虑好的。”

    三个人的安排,王灿自然是要安排好的。

    ps:六更之三,求收藏、鲜花。

    第九卷 董卓死,天下乱 第534章 一纸调令(四更)

    海棠书屋 更新时间:201197 5:31:11 本章字数:4097

    资阳县,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地处资水(沱江)之北。古人认为水之南为阴,水之北为阳,由于其地理位置处在资水之北,故此得名资阳。

    徐庶、石韬、孟建一起抵达成都,以三人的才华轻易便能出仕。

    去了招贤馆后,徐庶选择在资阳县担任县令,主政一方。虽然资阳县城小,城墙矮,地方简陋,而且贫乏不堪。可徐庶却把他的根扎在资阳县。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出仕,是他从一介布衣成为官员的第一个起点。

    徐庶担任县令后,对资阳下了很大的功夫。

    他刚刚上任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就整治城中的恶霸无赖,而是先将县衙的权利控制在手中,并且把县丞换成了自己的人。再者,徐庶原来就是游侠儿,本身的武艺非常出众,很容易就掌握了资阳县的军政权利。

    他掌握兵权后,资阳便进入徐庶的时代。

    兵权在手,徐庶便有了足够的力量。

    这时候,徐庶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整治内政,处理内患。凡是扰乱百姓的恶霸无赖,全部抓起来,扔到城楼上修筑城墙。如此几次,资阳的风气逐渐改变,民风也逐渐的好转,面貌焕然一新。

    徐庶主持资阳的军政,鼓励百姓生产,给百姓供给耕牛,派遣士兵帮助百姓收割粮食,使得资阳的经济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

    随着百姓生活的改善,徐庶的威望在资阳逐渐的提升起来。事实上,徐庶能短时间内改变资阳,一方面是因为其自身能力出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资阳县本就是小县城,城中即使恶霸无赖,或者是有仗势欺人的家族子弟都是不入流的,如不足为虑。

    徐庶上任以来,扶持农业,鼓励商业,资阳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他自己也是廉洁奉公,秉公执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