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7章 子容子容世无双42 (第2/3页)
00年之后的宋朝经济高速发展,这一比重应该在45%左右。 再考虑到赛尔柱帝国在中亚西亚地区的崛起,及其带来的战乱抢夺,对于生产的破坏及负面影响,那么这一比例应该是在提高一些的,与此同时,战争也不仅仅是塞尔柱帝国到来的,在本世纪末期,西欧国家也将发起他们的十字军东征,这将导致更广泛的区域进入生产放缓的节奏之中,即gdp也必然出现下降,除非有的人认为这场战争的规模过于惨烈,以至于惨烈到让本来不太浮动的gdp总量,出现了人均上升的趋势,不过这样的明显变化就不知道得死多少人才能出现了。 至于这位聪明的“有的人”是谁,自然就是那位网友引用的《千年世界经济史》的作者,英国人安格斯后面的姓氏康采恩忘了,因为这个人的观点实在太过奇葩,没有被记忆的必要。 总之,宋朝的gdp占比不可能低到22%的地步,就算达不到80%的谣传水平,也无限接近于50%的绝对优势。 换一句话说,宋朝用他的经济贡献量,几乎控股了世界经济,当然在当时的交通情况之下,这一影响力的发挥受到了巨大的限制。 但康采恩之所以开展海上贸易,就是准备在海上交通打通之后,将这一优势彻底的发挥出来。 可鬼使神差的是,被他派到福建路来负责海贸事务的王安北,竟然没有感觉到这种优势的明显。 这个疑惑让康采恩思索了半个小时,才终于尝试着给出了答案。 “我琢磨着,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对大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虽然我朝不进海贸,但如今我朝海上贸易的规模还不够充分,海外有很多奇珍异宝,都是我们宋朝人所没有见过的,而我们宋朝人因为经济体量的关系,压根儿也不在乎买得起买不起,所以那些外来的货物才会如此的畅销,但这只能证明我们手中的钱财足够吃下那些货物,并不能证明那些货物的来源地就比我们经济好。而且在不久之后的将来,我们会很快发现咱们的货物在周边的市场会遇到销售不顺的情况,而外来的那些货物,因为相对稀缺的缘故,则会很快成为市场抢夺的对象,说不定在贸易额上,我们的出超地位会很快造成贸易逆差。” 王安北只是听了个大概,立刻便恍然大悟,反倒是一旁的王安石听得有些云里雾里。到现在还不太适应康采恩的思维逻辑,不过如果换成苏轼苏子瞻在这里的话,说不定会很快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正是这位苏东坡意识到了大宋与高丽之间的贸易逆差,只不过他显然也没能弄明白造成这种逆差的原因,所以他对朝廷提出的建议是应该减少与高丽的贸易总额。 实际上应该采取的措施则全然不是这样,首先大宋朝应该像西方一样,对周边地区进行类似殖民的有组织行动。当地的土地和矿产都应该被有效的控制起来,并就地招募劳动人群,进行低等级的苦力劳作,以换取相应的钱财,购买大宋朝的倾销商品,如果不进行原材料收集采矿的话,他们是没有这样的购买能力的。 至于原材料采集之后用来做什么,那当然是运回大宋朝的本土,进行简单的加工,然后再进行贩卖。 当然,对于如今的康采恩来说,就地加工然后贩卖到大宋王朝,才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然而如今的他已经成为大宋朝的臣子,如果不帮助一下朝廷的话,恐怕很难在提升政治影响力的道路上走太远。 当然大宋朝这么个通货紧缩的国度,也很难将金融影响力扩充到海外诸番。不愉快的人首先要做的,便是扭转大宋朝如今的金融局势,但这方面的努力精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内部和外部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但是对外的扩张是必须进行的,即将要公开发行的庆历通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