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 子容子容世无双14 (第2/2页)
朝廷将领出征,那是天经地义的时候,比如说西两汉的六郡良家子,哪个不是作为朝廷的常备军队成员而存在的。无论他们面对的是匈奴还是鲜卑,只要朝廷一声令下,他们就会乖乖的出现在战场上。但他们所需要的甲胄和粮食,却有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都需要朝廷着手准备。至于朝廷怎么准备,说出来也非常简单,无非是赋税和徭役罢了。 能够不花钱就让人干活,这是朝廷的行政蛮力,这就是瑶浴的最大好处,不需要官府付出太高的经济成本,但这方面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苦大仇深的劳动人民并不一定愿意受你驱使,所以他们在服役的时候往往会采取各种办法,偷工减料应付了事。这当然不会让超警感到满意,所以他们肯定会严刑峻法,但事后他们还会发现,这样做只能治标不治本,所以他们也只能拿出大禹治水的战略方案,所谓堵不如疏是也。 既然让他们白白做工,不会得到他们的诚意效劳,那就干脆给他们发些工钱好了。 其实这样的变化早就已经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每次国君征召出战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要自带奖助武器,并且得不到任何的酬劳,因为他们出征的优惠条件是免除耕地的税务,当然,这样的条件再后来逐渐的不再受到欢迎,因为人总是贪心的,更何况是帮助国君参与到会死人的战争当中去,同时,也需要在激烈的各国竞争当中更好的拉拢人心,所以,便有些蠢货开始慢慢的向那些士兵们发放固定的酬劳。 王安石不是司马光那种精通史料的家伙,所以他不知道究竟是哪个蠢货最先开始这么做的,但以史为鉴的道理,他却是明白的,而且这个律师给他带来的借鉴,分明告诉他类似的变化已经出现了与国防相关的其他环节当中,甚至在伯方之外的其他领域也已经比比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大多数的领域当中都已经有了类似的逻辑链条,于是便有了这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钱财的世界。 可是,这其中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那就是这天下有那么多的钱财,能够满足所有人的贪心吗?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国防和相关礼仪的花费,自然有朝廷润润声音真的出钱置办,但是在其他领域当中,为了满足贪心而不得不用钱财来结算的事情,又从哪里得到足够的钱财呢? 想来这就是为什么如今的大宋王朝会出现钱荒的缘故吧,因为其他的领域都在学习国防领域当中的花钱办事作风。 可如今这种作风已经成型,想要改变起来太过困难,更何况那些人也的确需要钱财来置办自己衣食住行的各种花销,若非如此,他们的生存恐怕都会成为难事,难道为了移风易俗就要把他们活活饿死吗? 这当然是不对的,所以才有了康采恩的三极货币体系,而这正是王安石最为佩服康家父子的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