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黄白之物的另类用法 (第2/5页)
故而康采恩不能不采取防御措施。好在苏舜钦听了他的话之后,很快就点头同意了他的要求,虽然他无权决定后继者的施政措施,但皇帝手中是有这个权利的,他只需要向皇帝禀报一下,便可以基本上保证这一点。 他之所以甘愿劳动皇帝大驾,也要帮助康采恩达成目的,主要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康采恩在刚才的那番话之中,提到了他高升的事情,虽然用的是假设语气,但显然他也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毕竟合作一旦确立,他苏某人可就是大宋的有功之臣。 第二点是因为他对夷狄的傲慢态度,极其符合苏顺兴这位北宋士大夫的心态,虽然北宋的外交政策,因为未能统一华夏九州而一直不敢倨傲,但中底层的士大夫们,还是在摆脱了五代的混乱秩序,逐渐恢复生产和繁荣的景象当中,慢慢的滋生出了骄傲的心态。 第三点则是康采恩的自我剖析,他变相的承认自己是个急于求成的小孩子,这刚好符合了苏舜钦在潜意识当中对他的鄙视。 再加上庞大的政治利益就摆在面前,苏舜钦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于是他说道:“好,这一点我会禀明皇帝陛下,让他派人与你签订契约,这下你总该放心了吧。” 康采恩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就说到:“既然您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那小子也没有隐瞒的道理,我刚才所说的第二道美味,就是别称黄鱼的金条,以及一套与黄金相匹配的货币制度,称之为三极货币体系。这是我从海外学来的东西,他们用这一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钱荒的问题。” 苏舜钦一听还有成功案例,当即心中便有了更多的信心。 于是他便更迫切的想听一下,康采恩对这个所谓的三级货币体系的解释。 康采恩自然也不能藏着掖着,如果他不把这个制度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恐怕苏舜钦是不会彻底的相信自己的,就算自己能够成功的把他忽悠瘸了,他也没办法把满朝文武都给忽悠去了,毕竟要实行这样的经济政策,这是要整个朝廷的所有官员都作出努力的。 于是,他就当着周围群众的面,开始讲起了这个所谓的三极货币体系:“目前我们大众所面临的钱荒问题,其实是由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不过这些因素的本质,都是商品的快速生产,超过了货币的发行速度。这样就使得铜钱在流通过程当中,出现了紧缺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采取新的工艺,加速铜钱的铸造,另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是其他的一些东西,起到与铜钱相同的作用,这样以来,我们就不需要实实在在的生产足够的铜钱,去补上流通过程当中的那个缺额。” 康采恩的这段话之中,采用了很多后世的专业术语,虽然大家通过字面的意思,就能够猜到这些专业术语的意义,但他们毕竟是第一次接触,所以还需要花些时间来认真思考,不过康采恩可没有准备花费时间等待他们,于是他继续说道:“这一点在我大宋其实已经出现了。蜀中的钱荒问题是用铁钳来解决的,但以前在运输过程当中是十分沉重的,于是,他们又缺少了一种运输方便的钱财。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钱荒,而蜀中人应对前方的方法,刚才我已经说过了,那就是制造一种新的钱,于是他们开始发行纸币。” “最初的时候,这种行为只不过是一种民间行为,但我们的太宗陛下高瞻远瞩,认为这种民间行为,既需要得到朝廷的管制和监督,也需要让他用更合理的方式运行,于是,他对那里的纸币发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而我所说的三级货币体系,正是与太宗的这一壮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听到这里,周围的人都开始了窃窃私语,也有几个反应快的,便开始询问道:“小郎君是说,我们也要像书中人那样,发行纸币吗?可那就是一张纸而已,怎么能够和铜钱相提并论呢?”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问题,我们北方人,与南方人的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话说到这里,周围有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因为在北宋时期,蜀中之地是被当作北方来看待的,但来自后世的康采恩并不知道这一点,于是他旁若无人的继续说道,“我们的观念里,似乎更注重对钱财的收集,以至于有很多世家大族,都将自己的财富埋藏在地下,其实这也是造成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换一句话说他们也是钱荒的罪人!不过,这并不是一个本质层面的因素。想要在本质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发行与铜钱起到相同作用的货币,但我刚才也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