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4章:函谷关首战【二合一】 (第3/3页)
头说道:“老夫只是曾经观阅古籍时稍稍瞥见过,具体亦不清楚……” 正在他们交谈的时候,对面的魏军再次开始投弹。 只听砰砰砰一阵闷响,又有二十枚石弹被高高抛起,朝着函谷关这边飞来。 “……”白起死死盯着那些石弹,一言不发。 “砰!” 又是一声巨响,似乎又有一枚石弹砸中了函谷关的城壁。 不等白起对此暗骂一声,只听哗啦一声巨响,关楼左侧的偏楼位置,整个坍塌,引起了附近秦卒一阵惊慌失措的惊呼声。 “怎么回事?”白起下意识地喝问道。 其实在问这话的时候,他心中就已经得出了答案:肯定是那些石弹,碰巧砸中了关楼左侧的偏楼。 “万岁!万岁!” 远处的魏军开始欢呼,显然这些人也注意到了函谷关上一侧建筑的坍塌。 见此,白起的面色变得愈发难看,沉声问道:“立刻汇报损失情况!” 片刻之后,就有秦卒过来汇报损失情况:“那二十块石头,有六块落于关前的地面,三块击中城壁,两块击中关楼左侧,其余好似飞到了关后……” 值得庆幸,与一般的城池不同,函谷关的背后并非邑地——即人住的地方,而是函谷道,函谷邑在函谷关楼的西侧,因此方才魏军瞄准函谷关城楼的石弹轰砸,并没有波及到关内的邑地,是故损失倒也并不严重。 可虽说损失并不严重,但投石车这种攻城兵器对函谷关上的秦军兵将,却带来了莫大的压力。 毕竟那可是足足一人合抱的巨石,连屋楼都是砸塌,更何况是血肉之躯? 对于人来说,这种巨石绝对是擦到就伤、砸到就死,绝无可能幸免。 『那个混账……』 白起恨恨地咬了咬牙,心中暗骂蒙仲。 曾几何时,他自认为就算是蒙仲,也无法攻破这座函谷关,毕竟函谷关坚固易守,且坐镇的大将又是他白起,纵使蒙仲再机智狡猾,也只能折戟于此。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那蒙仲也不知从哪本几百年前的古册中找到了抛车这种先人的造物,居然造出此物试图来摧毁这座雄关。 “这下麻烦了……”白起喃喃说道。 他口中所说的麻烦,并非仅仅只指当下,相比较当下,他认为最最麻烦的,是中原各国终于有了一种可以攻破函谷关的办法。 要知道近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来,函谷关始终是秦国与中原各国博弈的重要战场,每当中原各国组织联军讨伐秦国时,秦国几乎都是在函谷关抵御外敌,且最终借助这座雄关的坚不可摧,击败诸国联军。 除了齐国的田章曾利用函谷关一带的小道迂回绕到关后,借此偷袭函谷关夺下了这座关隘以外,函谷关从未失守过。 也正因为如此,函谷关在中原极具名气,各国都普遍认为,唯独像田章那等名将可以攻破辞官,否则函谷关就是坚不可摧的。 而如今,对面的蒙仲给中原各国指了一条明路:既然函谷关坚不可摧,那索性就借助古人所发明的抛车,将这座关隘的城壁摧毁即可。 不难猜测,待蒙仲攻打函谷关的办法传开,传到中原各国的君臣耳中,各国必定会纷纷效仿。 到那时,秦国还能凭借这座关隘抵挡住中原各国联军的攻势么? 『必须得想个办法反击!』 白起心下暗暗想道。 可问题时,虽然对面魏军的那些投石车攻击间隔极长,但问题是它射程远啊,纵使是弓弩也达不到那些投石车的攻击距离,这如何反击? 正在白起沉思之际,忽然有一名秦将急匆匆奔至关楼这边,来到白起、司马错二人身边,抱拳说道:“国尉,司马老,这样下去不成啊,必须想办法摧毁魏军那种古怪的兵器。” 白起转头瞥了一眼来人,正是向寿推荐而来的年轻将领,王龁。 『这种显而易见的事,用你来提醒我?』 瞥了一眼王龁,白起冷冷说道:“回你自己的岗位去,王龁!” 见白起态度冷淡,王龁有些激动地说道:“国尉,当务之急……” “够了!” 白起喝断了王龁,冷冷说道:“你以为就只有你看得清局势?要不要你来代替我发号施令?!” 被白起喝了一顿,王龁当即低下了头:“末将……不是这个意思。” 从旁,司马错也知道白起此刻心烦意乱,咳嗽一声作为提醒,继而待白起转头看过来时,微微摇了摇头。 司马错的提醒,让白起意识到自己情绪过大,他长长吐了口气,恢复了平日里的语气说道:“王龁,你说地没错,此时应该果断地出关迎击,将魏军那些古怪的兵器摧毁,但你看看城外的魏、赵、韩三军,看看蒙仲的排兵布阵,看看他把弓弩手都安排在什么位置。……明白了么?他正等着我军出关呢!” 而与此同时,仿佛心有灵犀似的,骑马立于阵前的蒙仲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函谷关上的关楼,嘴角扬起几分淡淡的笑意。 “……死守可不是你的性格,来,出关来战!” 他低声喃喃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