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方寸大乱 (第2/3页)
一顿,他心里正憋着气呢,冷不防接到这样一份“大快人心”的战报,他的郁闷和烦恼也减轻了许多,虽然陆军方面支支吾吾对真相没个彻底交代,但海相大人却是心明眼亮——神尾所有地电报都需要通过舰队转发回国内,这样的内幕他怎能不知?更何况尽职的加藤司令官总是在拍发电报时不忘嘱咐电报员给海相大人也发一份。 长州派的军人势力暴跳如雷,一方面疯狂叫嚣要对中国展开最严厉的报复,另一方面对于神尾中将的指挥能力和统率能力提出了最大的质疑,并进而将这种怀疑和不满发泄到做出让神尾统帅军队的派阀大佬身上。陆军派虽然在对付海军和民主势力上是一致的。但并非是没有任何内部矛盾的铁板一块。恰恰相反,各种各样的小团体、小宗派是层出不穷。在起先派遣神尾前往中国时候,在陆军内部就有不大不小的争论,各方面势力均将这个机会看作建立功勋、塑造皇军威武形象的大好契机。争先恐后地推举本小团体内的将领前往。 神尾能得到最后的任命,一方面固然是其谨慎细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平日相对低调。对其余势力得罪不多,在僵持不下之时他相对而言是一个更容易让人接受的选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落选势力对其的妒忌和不满。如果神尾顺利归来还好,自然是大本营方面用人有方,现在18加强师团已经陷入了困境,原本就积压着的不满情绪趁机.} 有人阴阳怪气地嘲讽力主神尾担纲的陆相,说他“秉承了错误的意志,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酿成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应该立即辞职以谢天下。”至于神尾本人,则是彻底成为众矢之的,陆陆续续收到了各方面的斥责,命令他必须完成攻略青岛的任务,否则应“剖腹向天皇谢罪!”。幸好陆军方面害 出去损害陆军的颜面,社会舆论对此还毫不知情,否窗户早该给“爱国群众”砸破几十遍都不止了。民间虽然不详,但如雪片般飞来的指责电报却传遍了体系内每一个高层人物…… 当然,无论海陆军有怎么大的分歧。各派系内部有什么倾轧,他们对于加派援兵,对中国进行报复这一点却是一致地。海陆军在中国战场上吃了亏,不捞回来一点是决计不肯善罢甘休的。在收到神尾的告急电报以后,大本营快速做出决策:第一、关东军、朝鲜驻屯军紧急动员,压迫满洲,迫使支那方面让步;第二、紧急动员三个师团,其中有一个由海军抓紧运输派往青岛方面,用于支援神尾师团,具体番号由陆军省指定;第三、通过外相和英国方面联系。要求中国方面立即停止一切针对日本的军事行动,否则就要承担最严厉的后果…… 决策制定往往是最为快速的,但效果却并不那么容易得到。首先,关东军和朝鲜军都是驻屯部队,兵力部署比较分散的,要想把他们集结起来发挥野战优势根本就不是一件易事;其次,由于在日俄战争以来不曾面临战争的威胁,日本国内各师团无论编制也好,装备也罢,都保持着不满员的状态。每个常备师团均只有一部分基干兵力在编,为了应付青岛战事。已经紧急动员了第18师团并抽调了大批基干兵力,要想临时动员三个师团,可谓难上加难,士兵毕竟不是泥捏成的,聚合起来有个过程;最后,虽然青岛沿岸距离日本本土都比较近,但毕竟隔着茫茫大海,海军方面经过框算,如果满打满算用足运输力量,至少需要7天才能把一个完整地师团运到山东。当然如果抽调民用船只协助的话会加快这一进程,可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