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2章 汉奸末日 (第2/3页)
帝面前直言,把我短处揭出? 他一张脸胀得通红,知道自己不妥。如今大汉为汉人正朔,已据有闽广二省、四川荆湖各一部、海外琼州、瀛州,虽未全部收复故宋南渡以来的疆土,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皇上明诏天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则必有问鼎中原一统天下的雄心,自己说什么铭感五内,倒好像是对外藩助战的说辞了。 哪知楚风根本不在意这些,在他的思想中,民族高于君王,钓鱼城为华夏民族坚守三十八年,军民已是不世之功,管他宋还是汉,有什么意思?故宋末帝,如今都以大汉公民身份,乖乖的在琉球小学校上学读书,争论汉宋正朔,完全就是无稽之谈了。 这位皇帝聚精会神的盯着战场,“看猴戏,看马戏,比天竺人耍猴还要精彩的表演,几年也难得一见,过了这村没这店,看完再说。” 见楚风毫不在意,王立才长出了一口气,趁人们盯着战场不注意自己,悄悄擦了把额头的汗水。 不怪他胆小害怕,能在蒙元兵威之下坚守钓鱼城的将军,会害怕几句?但要知道,故宋自杯酒释兵权以降,对武将的防范严厉得变态,立下不世之功的狄青,被罢官、被朝廷忌讳,郁郁而死;中兴名将、精忠报国的岳飞岳武穆,干脆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屈杀在风波亭上! 一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岳云、张宪等部将被株连杀害,岳家军被朝廷解散——让金兀术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感叹的钢铁雄师,葬身于朝廷猜忌之下! 钓鱼城守军坚守四川、也是长江以北最后一个抗元堡垒,前后长达三十八年,立下不世殊勋,可功高不赏、尾大不掉、功高震主……等等等等罪名,就更加容易套到这支军队的头上,更何况这支军队还打着大宋的旗帜,和当年岳飞要求“迎还二圣”,岂不是处在了同等境地? 王立自己不怕死,但他害怕钓鱼城守军,这些忠于民族的勇士在大汉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害怕战死英烈的遗孤,没有钱粮奉养,所以他才会患得患失,生怕触怒了大汉皇帝。 幸好,皇帝宽宏大量,大约方才关注战场,那番话,他没有注意听罢?王立又有点埋怨齐靖远,心说这人战场上是个一等一的英雄好汉,只不过功名心重了些,皇上面前,竟然贬低战友以求宠! 多想无益,他的注意力渐渐被江边战场传来的呐喊声吸引过去。 正如楚风讥刺的那样,巩昌军在自相残杀中瞬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最强悍的战斗力,人们高呼酣战,即使垂死之人也紧握武器,失去武器的人,则用牙齿、拳头和手脚,与两三天之前还并肩作战的伙伴殊死搏斗。 两个百户背靠着背,站在齐膝的江水里,被麾下士兵困在人群中央,党项百户刚要对护住自己后心的同伴说一句互相鼓励的话,肩胛骨之间的要害突然一凉,带着污血的刀尖,刺破了罗圈甲,刺穿了背部发达的肌肉,刺进了他的心脏。 “卑鄙的河西杂种!”被无耻出卖的党项百户,死不瞑目的倒在江水中,杀掉了同伴的色目百户刚刚弯腰去砍他的头颅,几道寒光同时闪过,两个百户尸体与尸体重叠,就像亲密无间的兄弟…… 楚风突然回过头来,笑盈盈的看着王立:“如果攻打钓鱼城的时候,他们也有这样的勇气,只怕王将军坚守城池的困难,还要加大几倍吧?” 众位将军们哗的一下大笑起来,王立心头紧绷的弦一下子松了下来,嘴角也露出了笑意:“启禀皇上,若是前些天他们攻城也像今天这么不要命,只怕末将也不能活着觐见皇上了。” 陈淑桢秀美的眉头紧紧皱着,不知怎么回事,她能接受战场上血淋淋的厮杀,敢于带领十万雄兵和可怕的侵略强盗作战,乃至亲手斩下唆都、百家奴的人头,但她突然觉得眼前江边沙滩上,巩昌军表演的一幕,实在太过恶心,把禽兽才具有的兽性和人类独有的狡诈,血淋淋赤裸裸的展现、暴露,让人有些儿恶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