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5章 房奴 四 (第2/2页)
他今天是穿着武官服出来和一群没有买到房的主顾打招呼的。 可即便他是开封府第一大商行的掌柜,还是老赵家的女婿,今天来买房的进士老爷还有三衙禁军的大爷们当中,还是有不少人不买账。 “怎么就没有了呢?” “你们共和行不能店大欺客啊!这才卖了多少?” “是啊,我们都是一大清早就带着银子来排队的,西北风喝了足以两三个时辰,眼看就到了,咋就没有了?” “没有房你们卖个屁啊!别以为你们共和行店大就能欺负人……” 苏大郎也不知道后世他这种级别的ceo都有多牛逼,反正在宋朝的开封府,商人再大也不能忘了和气生财的规矩。所以被人怼了是苏大郎也不生气,还一个劲儿陪上笑脸儿解释。 “有有有,都有的……各位带着那么多钱来买房,怎么会没有呢?” 苏大郎先是安定了一下人心,然后才满脸堆笑地说:“只是我们共和行也没想到房子那么好卖……这不头一回吗?所以准备不足。不过这一回没买上房的,下一回一定让你买上。你们留个名号和住处,等下一回有房了,我们共和行一定派人上门,也不劳烦你们走一遭了。” 这话说的在理,可是给出的承诺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兑现,说是空口白话也不为过。 这一套,蒙得了禁军的小武官小武臣,进士出身的小文官也不好意思跟大街上起哄,可是却骗不了早就看穿武好古奸商加奸夫本色的范之进。 他刚才可是数过前面排队的马车了,顶天就是二百几十辆……今天要发售的可有四百几十处房产! 怎么可能没有了呢? 一定是奸商武好古看见房子好卖,想要捂房哄抬了! “不对啊!”范之进马上吼起来了,“我刚才可数着来了,一共才253辆马车儿,怎么可能卖出去420套房子?是不是你们家武大郎瞧着房子好卖,憋着涨价啊?” 他这一嗓子下去不要紧,原本已经被苏大郎忽悠住的顾客,一时也觉出不对了,也纷纷嚷嚷起来了。 “是啊,你们是不是要涨价?” “你们这些奸商,竟然敢如此欺客!” “武大郎呢?叫他出来说清楚!” “他要不说清楚,我们就去开封府告他!” “告他!去告他……” 本来几乎就要蒙过去的场面,现在又没来由的纷乱起来了。 不过去开封府上告,武好古是不怕的……作为一个灵魂从后世穿越来的奸商,武好古的法制意识还是很强的。他可不会仗着赵佶这个后台就把大宋律法丢一边了。 在佳士得行做大后,他就重金聘了“讼师团”,开封府最好的十个讼师,或是全职被共和行聘用,或者在共和行兼职。共和行包括下属各商行所有的合同凭由,都是由这些金牌大状起草的。 甭说去开封府上告,就是去大理寺打官司,共和行也是稳赢的……而且共和行是真的把房子卖完了,都卖完了还犯王法? 可是在大宋,不仅有法律,而且还有青天! 青天吕嘉问这个时候还在接官亭里兴致勃勃的和人喝茶聊天呢!今天聊天的主题可是“官营工商业”,那可是吕嘉问最喜欢说的事儿。 而且到下午的时候,举荐他当太府寺卿的安焘也来接官亭了,两个都主张官营工商业的青天凑一块儿,那还不是说起来没完没了啦。 虽然《市易法》在熙宁、元丰年间的执行效果并不让人满意,但是吕嘉问和安焘还是认为这部大法才是熙宁新政中最值得称道的一条新法。 也是解决大宋经济和国防问题的灵丹妙药——因为大宋的经济和国防问题的根源,在他们俩看来,就是私人工商过度发展和土地过度兼并所致。 而工商业发展,又是土地兼并的根源!商人或者从事工商的官员勋贵有了钱就会大肆购买土地,还会操作物价,囤积居奇,发放高利贷,迫使农户大量破产,土地则越来越集中。 而土地集中,则让乡兵制无法施行,国家不得不花费巨资养兵,从而陷入难以自拔的财政泥潭。 所以要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是官营工商业! 两位大佬正津津有味探讨着如何用官营工商业来恢复乡兵制的时候,吕嘉问的儿子吕本知急急忙忙走进了接官亭,报告了一件可以证明私营工商业所存在的严重错失的事件——万恶的共和行囤积居奇,引起了民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