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2章 真相(17更) (第1/2页)
这时,吏部侍郎上前禀道:”陛下,此事我等也进行了商议,有自己的想法。“ “说。”皇帝淡淡吩咐。 “太子当初年纪小,不懂事,这是其一。赵贵嫔当初代管三宫,又是太子养母,却也却是心思不正,想给太子铺路,更是罪不可恕。臣以为,此案中,太子更多是被赵贵嫔挑唆,威胁,才铸下如此大错。” 他的话毕,不少人当场变色。 果然,东宫党那么多,怎么可能放任太子被废? ”陛下,臣亦有言。“户部侍郎走上前道,”赵贵嫔有错,已经自认。但太子自小受诗家礼仪所教,如何能用‘不懂事’来形容?依臣看,太子野心太大,并且能残害亲兄弟,此等狼子之心,实不该轻恕!更当不得我大夏皇子!” 他言辞灼灼,慷慨激昂,甚是有理。 皇帝暗恼,这老家伙,不是要把他驱出京城的吗?怎的被定王保了,还如此不识相? 户部刘侍郎却是不以为意。 祁千仪如今是他的媳妇,他们刘家与赵家的利益已经切身相关。如果赵家倒台,或者祁浩瑞仍有得势的希望,那赵家完了,刘家也完了。 两方人马各执一词,在金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执。 只是,这场争执是朝堂之上,双方势力的争论。 皇帝不说话,只是听着。 祁浩瑞也听着。从来没有一次朝会,他听得有今天这么认真。 “陛下,不可心软啊。太子固然费了您不少栽培之力,但所犯之事乃大忌。您若一心坚持包庇,失去基本原则,那天下之心将乱,群民将反,大夏江山要断送在您手上。” 昨夜如豆的灯烛之下,帝师席满纶的泣血之声依旧在皇帝耳边萦绕。 那时的皇帝就知道,太子是保不住了。 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祁浩瑞若再留在身边,天下有反心的人如何会再尊重朝廷?他们完全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打出各种旗号反了这大夏江山。 皇帝觉得很累了,他终是抬起手,制止住了金殿里那无休止的吵闹。 所有人住了口,看向皇帝。 也在这一刻,大家惊惧地发现,皇帝头上的头发一夜之间竟然白了不少根。朝臣们个个沉默了。 皇帝膝下子嗣太少,又是身体一向不好,随时都可能驾鹤西去,这选好的接班人却出了这样的状况。皇家面对的可能是后继无人,这该多么伤愁! 皇帝环视一周后,嘶哑地开口说道:“众卿,祖宗的规矩朕不能弃之不顾。祁家祖训第一条,兄友弟恭。今太子犯下如此大错,朕绝不可以轻饶。然,赵贵嫔身为世家之后,名门之女,却妄图干政,教坏太子。念太子到底年幼,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祁浩瑞听旨!”他突然看向祁浩瑞。 祁浩瑞脸色再次苍白如纸,却还是蹒跚着脚步向大殿中央走去,缓缓摘下头上的东珠玉冠,搁在地上,整个人深深地趴伏了下去。 “儿臣听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