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5节  (第1/3页)
    结果,这次竟又碰上了。    叶梨心道,二人果然有缘。既有缘,就不该放任这位故友继续昏迷下去。    叶大将军站在秦王府外仅一炷香时间,并未上前去敲门,竟就有人知晓她来了。    有一青衣女童,竟带着人亲自来迎。    女童不过四五岁模样,衣着干净整洁,只颇有些小大人模样。    她瞧见叶梨,并未先开口。    叶梨便笑了,下马道:“见过小殿下。”    女童像是这才松了口气,笑了起来:“叶大将军快请起。家母还在病中,不便相迎,叶大将军若有意进府一叙,只怕要琴亲自相陪。”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还望大将军不弃。”    要知道王府可是已经很久无人上门了。无论原因为何,这位叶大将军肯登门,这对王府来说,都只好不坏。    叶梨看着这女童的行动举止,竟与黄柔有几分相似,倒也惊奇。    她道:“某恭敬不如从命。”    尔后与女童一道进了门。    女童名叫黄思琴,是女帝原配嫡女黄柔唯一的女儿。    当年秦王黄柔意外晕厥,自此后一病不起,再未醒来,却也没有断气。    女帝心痛之,不知寻了多少大夫来为秦王医治,这些大夫连并因都寻不到,更遑论治病?    于是私下里就有人对女帝进献了一些个道人僧人,这些道人僧人上门之后,言道当时秦王妃怀中的孩子有所妨碍,与秦王八字不合。    女帝登时大怒,当时就想要逼秦王妃喝下堕胎药。    幸而秦王妃的母族有人在场,秦王妃更是急中生智,言道秦王对腹中孩儿的期许,还曾亲自为孩儿取名为“琴”,琴有九德之说,君子之器,象征正德。    秦王妃哀哀哭泣,言道秦王期许将来的孩儿,无论才能如何,人品且要过关,当为君子,方配的上这一个“琴”字。    彼时女帝听了,良久不语,最后才挥手,让秦王妃退下,没有真的逼着秦王妃喝下堕胎药,可也同样的再不肯让秦王妃和后来生下来的小殿下入宫就是了。    时间当真是个神奇之物,能够改变一切。    当初心痛秦王的女帝,早就已经将这个女儿给抛诸脑后,一心在剩下的女儿里面,寻找到最合适的继承人。对于秦王府的人,一概不见。对于秦王妃的母族之人,女帝这些年里,也都调离出京,眼不见为净。    那些支持秦王的人,除了一些为人厚道的,或是为人精明的,眼看女帝如此冷待秦王家眷,即便是要补贴秦王家眷,也只敢私下里让人按照节礼和秦王王府人的生辰之类的次次送东西,且只送些实惠的东西,再多是怎么都不肯做了。    也就是秦王妃的母亲,到底是舍不得这个小儿子吃苦,也舍不得外孙女就此拘在府中,连学都没得上,因此寻了文武师傅,千里迢迢的给秦王妃送了过来。    奈何这两位师傅甫一入京,就被皇长女拦在南门,将二人给接到了自己府中,教导她的儿女。    秦王妃有心以泪洗面,奈何膝下还有女儿要照顾,只能打起精神,自己教导女儿。    而秦王之府里,原本的日日有太医登门,现在也变成了每个月初一十五,才有太医姗姗来迟,给秦王诊脉。秦王妃和小殿下,都成了顺便的。    ……    一朝高楼起,一夕大厦倾。    叶梨仰头看了看门口“秦王府”的牌匾,摇了摇头,就与黄柔如今唯一的女儿,一道进了门。    二人对坐下,黄思琴终究是年纪太小,学识是父亲教导的,她的父亲也不是什么才子。因此黄思琴与这位叶大将军对饮了一盏茶,就忍不住道:“不知叶大将军今日登门,是有何事?”    叶梨看着小姑娘明明年幼,却偏偏要做出一副“我现在是一家之主,我可以和你谈判”的架势的模样,忍不住心头微暖,方才道:“臣今日前来,只是恰好想起当年秦王晕厥的前一个月,曾经收到一份古物做贺礼。秦王对此珍而重之,甚是喜爱,还言道要将那份贺礼,放在床头,以求个好意头。”    黄思琴道:“大将军说的可是一只玉麒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