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5节  (第2/2页)
北王回来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他手下的人,负责北王安全与依仗的兵马,第一时间就赶来迎接北王。    应颐阻止了,但没有用。    以北王的名义,给北林皇帝的檄文,也在第一时间发了出去。    北王在檄文上,严厉指责北林皇帝背信弃义的行为,强势的宣布,半个月内,北林如若不从荣兰退兵,北王将发兵攻打北林。    为了安抚北林的百姓,檄文上特意写了,只要北林不屠杀东林的百姓,北王的大军将不会伤一个北林百姓。反之,十倍讨回,不死不休!    是的,北王又要再一次打北林!    这一次,北王要光明正大的打,还要让东林与北林的百姓支持。    檄文一出,在北王手下那些人的安排下,第一时间传唱天下。    听到北王说,伤东林百姓一人,必十倍讨回,东林的百姓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还是北王回来好!”    “北王才是真爷们,朝廷那些软蛋,除了会割让城池和谈,还会做什么?”    不说普通百姓,便是文人士子,亦竖起大拇指,高赞北王:“大丈夫是也!”    不管北王此举,是为了收买人心还是为了造势,北王都成功了,极度的成功!    一封宣战的檄文,不仅将北林皇帝,定在背信弃义、卑鄙小人的耻辱柱上,还将东林皇帝衬得软弱无能。    一句不伤一个北林百姓,一句十倍讨回,不死不休,不仅得了东林百姓的民心,也拿下了北林百姓的心。    有许多北林甚至在想,如若,如若……    【支付宝口令: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701章 内乱,干掉皇上你就是皇上    如若……    他们是东林人,是被北王保护的人,那该多好?    君不见,北王失踪的期间,南凉西凤和北林三国的驻军,就在东林境内,可也无一人敢动城中百姓吗?    要说他们不是碍于北王的威胁,谁信?    有这么一个,肯护着百姓又有能力的大将,东林的百姓真的很幸福,也很让人羡慕,尤其是北王征讨北林的檄文一出,北林的百姓更是又羡慕又害怕。    羡慕东林的百姓有人保护,害怕他们的皇帝陛下,会为了荣兰,不顾他们的生死。    天子脚下的百姓还好,他们根本不认为,北王凭着二十万兵马,能打到皇城脚下来了,靠近边境的百姓就惨了……    北王手底下好歹有二十余万兵马,打不到皇城去,破边境几座城却是没有问题。    “你说……这要如何是好?北王真要打过来了怎么办?”    “逃吧!我相信北王的为人,但无法相信皇上。檄文上不是说了,咱们的皇帝就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他能做一次小人,就能做两次,他肯定不会管咱们的死活。”    “我们的命,于那些权贵者而言,不过是蝼蚁,谁会在意蝼蚁的生死?这世间,也只有一个东林的北王,肯为百姓征战,肯为死去的百姓出头。”    逃!    现在就逃!    逃离边境,去皇城,去离京城最近的城镇。    北王的兵马不多,他能攻下几座城,却打不到皇城。    北林边境城镇中的百姓,或者离边境较近的城镇。城镇中的百姓,凡是能走的,凡是有点路子的,纷纷打包行李、家产,离家朝皇城的方向走去。    他们进不了皇城,也能到附近,好歹离皇城近,安全一些。    城中的官员和守军,想要管,可是管不住。光明正大的不放人,他们就夜晚走,偷着走。    猫有猫路,鼠有鼠道。    凡是有点本事的人,都想尽办法离开了,便是冒着一死的风险,也要结伴离开,以防北王的兵马攻过来,屠城。    别说百姓,就是城中的官员也想走。    先前,北王的兵马屠了北林三城的百姓,城中的官员也没有幸免于难,甚至是第一批死的。    当官的也怕死,但他们不能走,也不敢走……    走不了的官员,看到一个个逃走了的百姓,自然会心生不满。一个个发了狠,要官差挡住所有出城的路,不让一个人离开。    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这种逆反心理,不是你要我往东,我偏要往西,而是你不让我走,肯定是城中有危险,我越是非走不可……    至于那些官员口中说的,皇上不会让北王伤城中百姓,北林的百姓半点不信。    没听说吗?    他们的陛下,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这样的小人谁给信?    这样的陛下统领的朝廷,谁敢信?    北林的百姓不信他们的皇上,不信朝廷的官员。地方上的官员,越是不让他们走,他们越是惶恐,越是想要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了。    一时间,数个地方都爆发了民乱。北王的兵马还未到,北林人自己就打了起来。    恐怕北王也没有想到,不过是一份檄文,却让北林皇上失了声誉,也让北林朝廷失去了公信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