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7节  (第2/2页)
的麻溜,莫非是事先谋划过?    伴君,就是陪伴老虎。    老虎吃人,只需要起了疑心,就是死罪,而不需要任何的证据。    玉柱有些迟疑的说:“回主子爷,情况不明之下,一动不如一静。不过,以奴才的浅见,似乎应该牢牢的掌握住丰台大营才是。另外,八旗火器营,至少要调到您的身边来护驾才是。”    京畿的驻军,就这么几大块:九门提督、丰台大营、直隶绿营和热河的八旗驻军。    玉柱手下的几百人,暂时还夹不上筷子,不值得康熙去怀疑。    因为,畅春园护军营的人数太少,且无火器营炮甲的协助,属于残缺不全的一支兵马。    第327章 跟着老四去抓人    “嗯,热河驻军出现了异动,应如何处置?”康熙又问玉柱。    玉柱装作仔细琢磨的样子,斟酌了一会儿,才说:“可调直隶绿营,前往截击。”    说的很有道理,只是,康熙早就给隆科多去了密旨,命其提兵监视热河的驻军。    现在的难题是,托合齐若是有反意,只怕是已经带兵进了宫,拥立太子胤礽了。    托合齐手握几万兵马,这个时候的轻举妄动,很容易损失巨大。    玉柱也很能体谅康熙的为难,不过,玉柱心里其实是有底的。    康熙多虑了!    托合齐是太子一党,这肯定没错,但是,托合齐还没胆子起兵谋反。    历史上,和托合齐相关的,主要是托合齐会饮案。    也就是,托合齐在家里大摆宴席,结党营私。    托合齐父子,伙同“太子党”重要成员的鄂缮,借着“会饮”的名义,帮助太子胤礽“缘结朋党”。    除了为继续扩大太子胤礽的势力和影响力,以确保其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而商讨对策外,还秘密策划了许多不可告人的“阴谋”。    不过,玉柱这毕竟是局外人的看法。    身在局中的康熙,肯定担心托合齐利用兵权,擅行拥立之事。    而且,玉柱敢保证,以康熙的见识,应该明白,丰台大营和八旗火器营,才是当务之急。    康熙淡淡的说:“火器营,就在园子附近。”略微漏了点口风。    果然如此,玉柱心里一片透亮,老皇帝现在是谁都不敢信任,必须藏着掖着的留下后手。    玉柱的心底里,十分的坦荡。只要康熙不咽气,他就是妥妥的纯臣。    历史上的隆科多,就是伪装的纯臣,顺利的骗过了康熙。    玉柱心里有底,现在的康熙啥都知道,大局也尽在掌握之中。    说白了,康熙就是想从动荡之中,筛选出谁忠谁奸,以便将来托付江山。    所以,玉柱始终不肯越过雷池半步。    康熙怎么吩咐,他就充分站在康熙的根本立场上,达成次优的执行效果。    这个节骨眼上,啥都知道的小聪明,远不如装傻充楞,更能赢得康熙的信任。    区区二十一岁的毛头小子,太过于聪明了,嘿嘿,就要反被聪明误了!    很快,老三、老四、老五和老七都到了。    康熙淡淡的吩咐道:“叫他们进来吧。”    人家父子之间要商量大事儿,玉柱不可能继续待在这里,他便请求告退。    谁料,康熙摆了摆手,说:“且候在一旁。”    “嗻。”玉柱赶紧缩到了墙角,仿佛人形石雕一般,站得笔直,一动不动。    “臣儿,恭请汗阿玛圣安。”老三他们一齐跪到了康熙的跟前。    康熙就把热河驻军异动,托合齐异动的情况,告诉给了儿子们。    玉柱竖起耳朵,闭紧嘴巴,默默的听了半天。他很快意识到,康熙要动手了。    果然,分掌两旗兵权的老五和老七,各自领了旨意,回去整顿掌握的本旗兵马。    老三,被赋予了统领内务府包衣三旗两营的重任。    等三个儿子都走了,就剩下了老四。    “老四,朕派玉柱带兵护着你,去宫里把胤礽请到朕这里来,顺便想办法,拿了托合齐。”    康熙点了玉柱的名,玉柱赶紧跪下说:“奴才领旨。”    “玉柱,有何条件?快说吧,朕乏了!”康熙其实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就等着看大家的表现。    玉柱的心里颇有些成就感,一直以来,他都喜欢在领了差使之后,和康熙讨价还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