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2/4页)
对着舅舅胡子上一抛:“哈,中了舅舅。”江宁郡王妃进来板起脸:“你又欺负舅舅?” “舅舅比我大,我怎么能欺负?”寿昌郡主见母亲坐下来,忙拉国舅的手,悄声道:“舅舅到我房里去玩,母亲在这里玩不好。” 外面有人回话:“宫中有人来见国舅。”邹国舅出去,听过以后暗暗心惊,先命一个人:“去西山大营调兵弹压!”又装着没事人一样辞江宁郡王妃:“我要走了。”江宁郡王妃起身送他:“快去办正事,不用天天来劝她。我打算过几天下定,把这亲事定下来,她不嫁也不行。”走出来又看:“咦,寿昌跟你后面出去的,她在哪里?也不来送你,太不像话。” 邹国舅满腹心事,为不让姐姐担心,还走得不慌不忙,或许心中有预兆,走下台阶时回身看了一眼,含笑道:“姐姐有一根白头发了,拔了吧,我也有了。” 这是姐弟两个人的最后一面,就这么笑着过去。 出府门,打马急急出城门,出城一里地,邹国舅猛然住马,见身后一匹胭脂马,寿昌郡主得意洋洋:“舅舅,你不陪我玩,我陪你玩可好不好?”邹国舅大惊失色,怒斥:“回去!免得你母亲担心!”寿昌扁嘴,她偷听到宫中来人的回话,特意回房换上在军中穿的盔甲,先牵马出来在城门内等着,不依地道:“我都听到了,我也能打仗,我陪舅舅!你不依,我自己去。” 她心头闪过一个人的影子,那是金殿上见到的萧少夫人。都说她英勇,能干,不惧危险入敌营,有勇有谋杀乌里合,是当之无愧的女英雄…… 寿昌也行! 国舅对上外甥女儿是向来缠不过的,他骂了几声后,忽然警醒,命身后的一个人:“回去告诉太子事事小心!再去见各位护卫将军们,宫门要紧!”这个人飞奔回去后,国舅又让另外的两个人过来,沉下脸道:“那狱里关的是萧张两家的人,请张帅和萧护同去!” 最后是厉声:“告诉他们,这是军令!” 国舅心中不好的预感上来,就没有强着让郡主回去。他随身带的人不多,只有五百人。到了监狱外面,在射程内,先一批子箭出来,对着喊话,暗中命人包抄时,两边去包抄的人有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等到国舅惊觉,两边各有五百人杀出来,狱中囚犯们也杀出来,国舅仗着马快,仓惶逃往西山大营。 身后人不再追,各亮刀剑,拼杀起来! 天,过了中午。萧护步出房,见院子里新搭的灶已干,这是前天弄来稻草,让张伯搭的。过去的灶是稻草和泥搭成,是土灶,不是砖头灶。不让别人搭,是怕有人发现。 家里有四个妯娌,两个小厮媳妇,还有两个奶妈和少夫人,加上张伯是八个人,就多搭三口土灶,一个人烧火,一个人蒸馒头。 慧娘满面汗水,嘀咕道:“把上面梅花薰坏了,真让人心疼。”从一大早起,夫君就让蒸馒头,十三不知道是干粮,噘着小嘴儿:“又做什么不告诉十三。” 萧北进来,肩扛一袋面粉,头顶一袋,双手各拎一袋,面粉沾在他鼻子上,女眷们笑个不停。萧守年纪小,拎着面粉进来,也是一脸的面。 从前天开始,不停地买面粉。北方面粉多,京中米贵。 拿起一个新蒸出来的馒头,慧娘闻一闻,陶醉了:“香,”讨好的送给少帅:“给你吃一个。”萧护掀一块放嘴里,觉得甜香柔软,不加糖也似点心,夸了一句:“好,这馒头蒸出来点心味儿。” “那是当然,新出的面粉还要好吃哩。”慧娘自吹一下。眼角见到吕氏黯然垂头,杨氏有些难过,少夫人笑容收起。 三爷和十五爷又一天没回来,当着她们的面夫妻玩笑,不是扎人心。 萧护也知趣,他只求两个弟妹不哭不问不影响别人就行,不敢多刺激她们,接过馒头边吃边往房中去,这个时候,院门被拍响了。 伍十伍闪身进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